◎◎◎
說起荊州的中心城區,你會想到什么?
橫七豎八的街道巷子里,穿行著慢吞吞的車流
文化坊,大賽巷,黃家塘,梅臺巷,中山路,五一路
麻辣燙,酸辣面、牛肉米粉、小籠包、糯米包油條
... ...
隨處可見熟悉的老店鋪
留著許多荊州人的回憶
在窄小老舊的街道上,
繁花謝盡,滄桑爬上枝頭,
這片曾經的熱土,漸漸隔絕于高樓燦爛霓虹之外。
前陣子,有個網友和我說:
城市規劃出了一個又一個,片區改造一刻也沒停,中心城區一直以舊城改造為主。
鮮少看到對片區規劃有過調整,在越建越高的大樓建筑群里,中心城區注定會成為一個孤島。
于是,
這陣子我開始重新審視中心城區。
從車水馬龍的北京中路
民居交錯的江津路
歷史氣息濃厚的中山路
到承載莘莘學子搖籃的北京西路。
我也曾為老城區的「改變」寫過一篇:
試圖用文字和圖像展現,時間遺留的功與過。
和城市化高速發展不同,一個城市積淀的文化,我們都默認在老城,也就是我們說的中心城區。
游離在傳統與現代之間穿梭,即使深夜霓虹再璀璨閃爍,那里才是一座城的靈魂。
只是,隨著城市進步,早期缺乏發展規劃,房屋基礎建設隨心所欲,危破房、基礎配套設施落后,街道狹窄,城市面貌落后等,每一項都成為中心城區發展中亟待解決的問題。
近年來,城區已經在著力改造優化老城課題,比如道路重新翻修,拆除部分老建筑,棚改舊改落實,調優居住環境,規劃公園綠地,修建休閑娛樂場地。
?
最近,荊州自然資源局又發布了「中心城區廖子河單元控規修改草案公示」,其他就先不分析了,先看看控規內容調整涉及到哪些。
廖子河單元規劃范圍,北至白云路,西南至長江,東至北京路、新沙路,總用地面積1560.3畝。片區最早規劃是在2012年,主要以居住為主,市場及市政基礎設施為輔。
?
這么多年過去了,片區內無論是居住環境,還是片區面貌都逐漸老化,棚改拆遷也在近幾年陸續進行中,我們目前就可看到迎喜街兩側、廖子河路以南區域,已有大面積的拆遷和空地。
再加上廖子河單元內道路普遍狹窄,容易造成交通堵塞,因此片區發展有了新需要,原來的控規明顯不再適應當前的發展。
綜上種種原因,才有了這次對原有規劃進行修改公示。
修改后廖子河單元將以居住用地、商業服務設施用地和公共服務設施用地為主導的生活、休閑、商業片區。
?
其一,道路修改。
整個單元內較為重要的交通要道,荊江大道和北京中路,主要作為連接全城的橫向動線。而內部重要支線則屬解放路,南接新沙路,北接迎喜街直至白云路。
解放路原就是沙市歷史文化街區的一部分,根據原規劃道路規劃紅線為20米,沿線也分布很多老建筑,導致拆遷難度加大,因此解放路調整為紅線寬7米街坊道路。
?
荊江大道情況比較復雜,它作為城市主干道,目前道路寬度僅為20米寬的雙向4車道,儼然需要進一步擴寬,此次調整荊江大道道路等級,寬度提升至30米,可達到雙向6車道的標準。
?
除此之外,綠化村片區內部道路也進行了部分調整,整體優化路網,改善通行條件。
其二,用地修改,學校調整
要說此次調整最大的還是單元內的學校調整。
主要修改廖子河路以南區域內的綠化村片區的用地,將兩所學校青蓮巷小學和沙市四中予以撤銷,初中部與原沙市一中合并改為九年一貫制學校,高中部與沙市一中合并后,搬遷至沙市中學老校區。
這兩所新成立的學校,預計今秋就會開始招生。
隨著兩所學校撤銷后,原地塊的功能也發生很大變化,根據新控規土地性質由二類居住用地改為居住用地兼容商業用地,也會跟綠化村的棚改拆遷土地連片開發。
也就是說,未來綠化村這一帶不僅是有新的居住區,也會匹配商業配套,一方面便利了人們生活,另一方面土地和居住價值會增高。
廖子河單元在城市北擴版圖里并不起眼,甚至可能很多人都在詬病它的不足,認為它只是占著中心城區的區域優勢,但不可否認,就因地理位置就是它最大的優勢。
城市主干道經過,且貫穿武德、城東,距離北京中路中心并不遠,平常出勤開車、公交、步行有多個選擇。
雖是發展很久的老單元,但基本生活教育配套還是很豐富的,先不論它日后的價值能否成為樓市的另一個網紅,于城市來說,是一次很好的城市面貌的煥新升級。
?
?
End
文字編輯 | 荊州房姐?
?? 歡 迎 分 享 到 朋 友 圈 哦? ?